电镀工艺基础知识 不锈钢电镀工艺?

[更新]
·
·
分类:贸易
1701 阅读

电镀工艺基础知识

不锈钢电镀工艺?

不锈钢电镀工艺?

不锈钢拉丝古铜生产工艺流程:先在不锈钢拉丝板式在不锈钢板表面电镀一层铜,电镀着色呈黑色层,再抛光、擦光拉丝或滚光,最后罩上一层透明涂料,形成色泽雅致、古色古香的青铜色。
古铜的颜色主要是暗中带灰,黑中又透出淡淡青色的古铜色彩,有种旧旧而不失光彩。青古铜不锈钢拉丝板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是当今不锈钢和铝制品行业最流行的一种表面处理技术.是对不锈钢产品进行的拉丝效果处理。

钢材电镀工艺分为哪几种?

答:钢材电镀工艺分为镀铬、镀铜、镀镉、镀锡、镀锌、镀镍、镀金、镀银共8大类。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电镀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的金属)、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润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根据镀层的组成,可以将电镀工艺分为镀铬、镀铜、镀镉、镀锡、镀锌、镀镍、镀金、镀银共8大类。

电镀的一般工艺流程是什么?

所谓镀金就是根据首饿的电镀要求配制专用镀金液,在一定PH什和温度条件下,通过正负电极电流与电镀液的电化学反应,使镀金液的金离子逐渐转移到首饰的金属表面上的过程。市场上配制好的各种型号镀金液出售。目前,国内外首饰制作厂家大都采用氰化物镀液和无氰镀液等两大类镀金液。前者有毒的溶液,使用时要分外小心。其中氰化物镀金液又分高氰和低氰。高氰镀金液中PH值在9以上的称为碱性氰化物镀金液(高温和低温),其PH值在6—9之间的称为中性及弱碱性氰化物镀金液。低氰酸性镀金液,其PH值在3—6之间,这种镀金洲多为柠檬酸盐镀金液。由于环境保护的原因,现代已广泛采用低污染的无氰镀金液,这种镀金液是亚硫酸盐制作的。

电镀工艺出现的时间?

大约在1853--1845年期间,研究电镀合金的文献开始陆续发表,最早得到的是电镀贵金属合金(如金,银的合金,主要以装饰为目的)和电镀铜锌合金(即黄铜)。
劳尔兹(Ruolz)用电沉积的方法得到黄铜和青铜。1942年他发表了与现代电镀青铜相似的电镀溶液,主要成份包括氰化亚铜和锡酸盐。
在1850-1883年间,美国和英国大约发表了380篇关于电镀的专利,其中近30篇是电镀合金方面的,包括电镀黄铜,青铜以及金基和银基合金等,电镀青铜的专著是1870年前发表的。大量应用于工业化生产,而主要使用的是电镀黄铜。
1925年施尔策(Spitzer)在电化学杂志上发表了电镀黄铜及其电沉积理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