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图文转换题技巧方法 孩子初三,其它科目不错就语文成绩不稳定,每次错的都不一样,怎么办?

[更新]
·
·
分类:行业
3083 阅读

中考语文图文转换题技巧方法

孩子初三,其它科目不错就语文成绩不稳定,每次错的都不一样,怎么办?

孩子初三,其它科目不错就语文成绩不稳定,每次错的都不一样,怎么办?

语文能力的形成确实是长期积累实践的结果。对于初三来说,中考在即,时间紧迫,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想短时间内提高语文成绩,除了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之外,加强时间管理,严格自律非常重要。
首先,语文知识面广量大,要想利用好有限的时间产生最大的效果,一定要有所选择。把考试的范围、内容、形式及答题的规范都做了细致的整理和归纳。除了上课认真听讲之外,自己课后还需要认真研究、反复揣摩、逐题训练,建议准备一本错题本,把每次测验的错题都按照不同类型做一个归纳整理,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乃至事半功倍。
最后阶段,要加强时间管理。对初三的学生来说,时间非常重要。特别是对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来说是争分抢秒。因此每天在学习过程中要对一天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整理和梳理,安排好一天的学习,先学哪一门学科后学哪一门学科,有条不紊,这样才会心怀不乱,从容淡定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复习,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最后阶段建议选择典型题目去训练,特别是过去出错的题,一定要多看,找出错误原因,深入领会。
找出问题,坚持就能胜利。

阅读理解!以诗句为标题的作用题,该如何快速作答呢?

俗话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说句实话,题主的问题并不难,难的是题主没有掌握阅读理解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我们来看一下题主的问题,如下:
以诗句为标题的作用题,该如何快速作答呢?
其实,这就是一道典型的标题作用题,只不过是命题人换了一种问法而已。
我们都知道,在这个问题中,“诗句”就是“标题”,“标题”也是“诗句”,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将此问题转化为“文章标题有何作用?”
如果你能想到这一步,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
所以老穆要提醒大家,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具备识破考点的能力,否则,答题就难以切中要点。
这一步看似很简单,但是能够举一反三的同学并不多。
关于标题的作用,老穆在悟空问答中说了10遍都不止,相信关注老穆2年以上的朋友应该知道。
老穆现在再次将标题的作用罗列给大家,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之。如下图:
那么,以诗句为标题,有哪些作用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诗句,作为标题,我们一般称“引用”,万不可理解为“化用”。
【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化用】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是既借用前人的句子又经过自己的艺术改造。
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引用”就是直接拿来用,“化用”则是拿来改一下再用。
(说明:引用可以分为明引和暗引,初中阶段,我们一般理解为“明引”)
老穆给大家举个简单例子,比如《近水楼台先得月》,就是引用,这句诗出自宋代苏麟的《断句》。
倘若标题是《近水楼台“贤”得月》的话,则是“化用”,因为标题修改了“先”字。
那么,引用诗句的作用是什么呢?
我们一般理解为“富有文采”或“富有文化韵味”。
当然,引用还有其他方面的作用,我们可以参照上文图片中的7点作用。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老穆就拿北京市朝阳区2020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中的《春在溪头荠菜花》这篇阅读理解给大家做详细解析。
文章内容大家可以上网自行查找,老穆就不再贴出来了。
【问】文章以辛弃疾的诗句“春在溪头荠菜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2分)
【第一步】审题干,析考点。
可知考点是“标题的作用”。确切地说,是诗句为题的作用。
【第二步】想考点对应知识点
见上文第一张图片
【第三步】结合文章内容,筛选答题要点。
按穆老师的整理,标题作用共7点,我们在答题时,要牢记于心,烂熟于心。
结合文章内容,可以第1点有,即引发人们的思考。第二点也有,是引用诗句;第三点没有;第四点必有。
同学们,只要答标题作用题,主题必然是跑不了的。
通读此文,可知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这个不难理解,从第1段和第9段中都能体味出来。
第五点没有体现;第六点体现得不明显,可以不考虑;第七点也没有。
【第四步】设置答案,答案要有条理性。
答案示例:①承载思乡之情,引发思考。②富有文化韵味。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清楚了吗?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