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心理学专硕录取多少人 我是高二学生,想考北京大学,大家可以给我一些建议吗?

[更新]
·
·
分类:行业
1375 阅读

北京大学心理学专硕录取多少人

我是高二学生,想考北京大学,大家可以给我一些建议吗?

我是高二学生,想考北京大学,大家可以给我一些建议吗?

你是高二的学生,想考北京大学,做为一个高中生来说,有自己心中的目标是好事,但是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好高骛远。我的建议是:
1.目标不要定得太高。清华北大是每一个高中生的心中最理想的大学,但是你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不是任何一个学生能轻松就能考得上的。当然,有目标就有动力,但是目标真的不宜定得太高了,否则如果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话,心理压力过大,那反而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能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目标制定要切实自己的实际,不要好高骛远。
2.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说句实在话呀,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真的不是靠勤奋努力就可以实现的,最主要的还是看个人的智商水平。爱迪生说“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这说明了什么呢?这其实就是说明了智商的重要性,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努力,但是努力未必一定能成功。
3.放平心态,正常学习就行了。
当然了,一个高中生有理想、有抱负,这确实是好事,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拼搏,不管能不能实现,尽量达到更高的目标就好了。

为什么有的人本科在清华北大,研究生是在国内其它高校读?

我是燕园博雅教育,我来回答。
读研,无论是考研还是保研,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进入比自己本科院校更好的大学就读,这是常识,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进入不同的院校,不同的环境,特别是进入比自己本科院校更好的大学,可以有一个新的开始,在读研阶段,能在一个新的环境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获得更多的提升,包括知识、思维、能力及学历含金量等多方面的有效提升。
以我自己为例,当年本科就读的是一所不错的财经211院校的金融专业,但读研,还是决定进入更好的名校。因为没能保研成功,而走上了考研的路子,最终,经过一番努力,成功进入燕园读研。在我的研究生同学中,有三分之二都是非北大清华的本科生,都通过保研或者考研,成功进入燕园就读,无疑,这些同学的本科院校,都是不及北大清华的,读研也都成功“向上走”了。
对于北大清华的本科生而言,如果读研要“向上走”,就只能是进入国外的世界名校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北大清华本科生会选择出国留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原因。事实上,很多北大清华本科生出国留学,都是进入了世界top50大学读研深造的。按照2018年北京大学就业质量报告来看,本科生中,有65.61进入了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的top50。下表为2018届北大毕业生进入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统计数据(部分)。
不过,北大清华本科毕业生倾向于出国留学的人虽多,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最终留在的国内读研。以北大2018届毕业生为例,总计2693名本科生中,在国内读研的有1189人,占比44.15。
自然,对于大多数北大清华本科生而言,国内读研,首选就是本校或者隔壁学校。比如,我的研究生班上,就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来自北大清华本科。而且北大清华本科的保研率超过了50,多数人的保研目标都是本校或者隔壁学校,而不是国内其他大学。
所以,题主谈到的本科就读于北大清华,而读研在国内其他高校的情况,其实并不多。以2018届北大本科毕业生为例,根据我个人了解及粗略估计,大约只有三四十个人进入了国内其他高校读研。而且,这些人的选择,各有自己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及专业实力的考量。北大清华固然强大,但也有不少专业并不是国内第一,甚至不是顶尖的,因为专业选择的需要,而进入其他专业更强的大学,这是有的。比如有位物理学院的本科生,就进入了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读研深造。
2、导师的考量。国内有些名校的某些院系,拥有自己的大牛教授,有些北大清华本科生,特别是打算读博的,就会冲着那些大牛导师而去,看重的主要是导师提供的平台。比如,有北大历史系本科生,就去了北师大攻读直博,北师大历史学不但实力雄厚,关键是他的导师是该领域的大牛。
3、专业转换。比如,有北大工学院的本科生,想在读研期间把专业由工科更换为热门的金融专业,但保研没能进入本校的光华学院,却被魔都某名校的金融专业接受,自然就选择去了该校就读。
4、“不幸”进了国内其他大学。也有人因为出国不成,又错过了保研,只能参加考研,而“不幸”进入了国内其他大学的情况。毕竟考研竞争大,特别是名校,竞争很大,即便学习能力很强,但如果准备不够充分,也是没有多大把握的,“掉”到其他高校去,也属正常。
5、直接就业,读了“非全”。有少数本科生直接就业了,然后边工作边就读非全日制研究生,因为地域等方面的需要,就读了其他学校的非全。
总体而言,在国内读研深造的北大清华本科生,大多都进入了北大清华,只有少数因为某些方面的考量而进入了其他大学,这无论从常理来看,还是现实中的实际情况的反馈来看,都是自然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