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文理分科给家长们的建议 高一学习一般,应该怎样选科?

[更新]
·
·
分类:行业
4002 阅读

高一学生文理分科给家长们的建议

高一学习一般,应该怎样选科?

高一学习一般,应该怎样选科?

学习一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一直我都是这么给别人建议的,不要考虑以后报什么专业。比如说物理,你不喜欢物理,或者学着吃力,那你报了物理以后会选择跟物理相关专业吗?跟物理相关专业都是要学物理。所以,选科的基本原则就是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喜欢的作为大学选专业的依据,擅长的科目作为提分科目。
高中最难学的当属物理,如果成绩不好, 建议不要选择物理,物理是优秀学生竞争的集中学科,都是学霸,而且物理太费时间了,除了数学,其他科目加起来时间估计都不抵物理。
如果喜欢理科,选择化学生物地理,如果喜欢文科,建议选择历史生物地理。政治要背的内容太多,而且说实话,真是不太好就业。生物地理是最简单的科目,基本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考高分,而且这两科选考人数也是非常的多,分母很大,所以赋分不会低。化学和历史难度稍微大一点,一个需要多做题,一个需要多背,但是花费的时间要远比物理少。

高一新生怎样选择文理科?

第一,熟悉分科的相关规定
现在文理分科的相关规定还在不断变更,不同时段、不同地域的高中分科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学生和家长首先要了解清楚本学校这个学段的分科细则,具体是怎样分科的、什么时候分科、分科后学习内容和考试又有什么差异等等。
第二,师生、家长要深入沟通
高中分科不单单是学生、家长或教师一方面的事情,这需要多方面深入了解、共同协商的事情。在临近选科时,学生要通知家长,将分科的相关规定和选科细则告诉自己的父母;做家长的也要及时了解,可以向老师咨询、上网查阅;教师也应该将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建议告诉家长。
第三,文理选科要结合学生的成绩
具体到选科层面,首先要考虑的肯定是学生的成绩了,文科还是理科的总体成绩要好,好到什么程度?文理科下面各科成绩又是否均衡?一般全面发展的学生还是比较少的,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薄弱的环节,要看这个薄弱环节是否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总体成绩。相信大家在结合自己的成绩后都已有七八成的决定了。
第四,文理选科要考虑高考考情
可能很多老师和家长在选文理科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对接下来的高考会有什么影响?究竟学文科还是选理科更有优势?其实大家也知道这肯定没有明确的答案,谁也不敢说选哪一科肯定有优势。那么就还是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了,看看最近一两年的文理科高考考情,以自己现有的实力去参加高考,哪一方面会有信心、有优势一些?
第五,文理选科要考虑上大学、选专业
在结合自身的学习成绩和高考考情后,还要考虑得远一些,就是要上什么样的大学?要读什么样的专业?因为文理选科从近因来看确实是问了以最佳实力去高考,取得最好成绩,是一种最优方案的配置。但绝不是根本的原因和目的。选好科是为了上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样的专业,直至毕业后找什么样的工作和整个职业规划。所以,学生在选科时也要预见和考虑考取一定分数后自己想填报什么大学、何种专业,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各大学招生政策来调整选科方案。
第六,文理选科要结合以后的职业规划
有人说这扯远了,其实不然。学生选科的近因是为了高考上大学,但是大学毕业之后呢?肯定要工作,要开始漫长的职业生涯,这也仅仅是短短几年的时间而已。况且现在的就业形式和匹配度大家也是知道的,一方面学校大量输出高学历人才,一方面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可用的人才,这个矛盾除了现行的大学教育,很大程度上也跟高中学生文理分科时的定位和抉择有关。只有结合自己的优势和兴趣,从一开始就准备好完备可行的职业方向,好好努力,好好学习。
第七,文理选科还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最直接的动力。成绩和学生的优势特点固然重要,但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要顺势而导、顺理而为,给学生一定的选择和把握的空间,让学生主动选择,不后悔、不遗憾。
第八,淡化“一选定终身”的观念
最后,文理选科虽然重要,但同样不能有高考那样“一考定终身”的观念,这是一个过程,很多时候还可以不断调整,只要努力了,就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