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培养兴趣 最好的兴趣培养是哪一方面?

[更新]
·
·
分类:行业
2071 阅读

如何让自己培养兴趣

最好的兴趣培养是哪一方面?

最好的兴趣培养是哪一方面?

最好的兴趣培养根据个人的性格,个人的能力及个人的对这件事的热爱程度。兴趣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而是通过不断地观察,心境不断的成长才能决定。
其次,这也需要旁人适当的提点,家人的支持理解,正确的引导教育才能培养出来,而不是盲目的跟风去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

怎样培养对一个学科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一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从学习动机分析   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主要是关于内在需求引起的动机,它比较注重学习过程本身。外部动机是个体因外部的诱引激发的学习动机,它对学习的结果更感兴趣,外部动机实际上也是学习的一部分。经过我们调研发现,外部动机有时候对学习效果有一些负面影响的,例如,大家为了分数而学习,学习本身不是目的,对学习有贬值的作用。所以我们的目的是激发内部的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兴趣   我们研究发现,完全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创建学习氛围,强调合作等等,来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组织小组讨论,进行分享,还有小组答辩,让学生来互评,这些都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另外在本科生当中,让学生来参与授课,让学生对某些方面进行调研,并作出调研结果,跟大家来讲。在我们课程结束的时候,大家对这些的反馈挺好的。 创设安全的、相互信任的学习氛围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在课程当中,让学生相互自我介绍,大家不要小看自我介绍,感觉很简单,但是对于学生之间相互了解,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了解,促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非常有作用的。在本科生的课程和在职人员课程当中,让大家分组来介绍自己,介绍内容包括自己的背景、经历,你的兴趣是什么,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等,我感觉气氛还是蛮活跃的。 老师讲课具有人格魅力,充满激情,学生喜欢上这门课。描述本专业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激发学生学科兴趣方面,我对于刘西拉老师的《土木工程概论》印象特别深。他这门课使得我们当时听课的很多人都有想学土木工程的欲望。   刘老师充满激情,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充满自豪感。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很多学生对他的评价是“刘老师讲课具有人格魅力”。这些看出来,老师们上课非常有魅力,学生也会喜欢这门课,从而有可能喜欢这个专业。另外,他通过描述专业的价值引导学生的兴趣,比如,他通过介绍著名的建筑,还有一些与建筑相关的趣味性故事。通过这样一个介绍让学生感觉到从事土木工程很有责任,很有成就感,也很自豪,而且当中有很多趣味。觉得选择这个土木工程太好了,当时刘老师也讲到,你选择土木工程这个专业,要在国内学,因为国内很多桥梁建筑是世界第一的。让学生感到在国内学土木工程是正确的选择,选择交大也是正确的选择。 老师多反问学生一些原理,提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我是带有机实验的,学生很自然说,我来,我只要把这个实验做完,我对本身这个原理就不会太在意。因为我们实验有一点好处,学生人数比较少,你看到他出现一个状况,我就会问“你为什么这么做”。一开始他会愣一下,但是因为你经常问他,他习惯你这个思维了,他慢慢觉得这个实验很有意思:我不是当操作工,我可以从中发现问题,还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本身对这个相对有兴趣一点。 在授课过程当中增加案例和采取讨论会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一般看情况,适当的穿插一点案例和故事,我发现这个效果比较好。你讲再认真,讲的那么细,如果他有兴趣,他会自己看书的。你在课堂讲主要的东西,比如哪些概念比较容易混淆,难以理解,这时候你要仔细讲。还有给学生布置作业太多,他也很头疼。他们用一个方法,利用网上的方式完成你的作业。这样的话有效果吗?没有效果。所以我采取一个讨论会的形式,在这之前把讨论会的主题发给大家,让学生有一个预习,他们愿意到网上抄、看,他看来的知识是死的,不会活学活用。讨论会是把死的东西进行活学活用了。 通过给学生一些主动权,让学生感到我自己要这样去做。   我对我们本专业的课要求挺高的,课前预习,课后做作业。后来学生跟我说,我们每个专业课都是要预习、做作业、上课,超累的。我想怎么让他们主动学,后来我把可能的内容列出来,第一节课给他们列出来,然后问他们“你想知道什么”,你想听哪个内容,你只来选那个内容就可以,但是要保证你能够通过考试。他们很开心,因为他们认为“我有主动权了!”,“我竟然可以选?”“我不想听那节我可以不来的。”虽然给他们主动权不多,因为还是在我的范围内,但是一下子觉得很开心,因为他觉得他是主动的,这样对他选上的那些课,他自己预习、做作业都是心甘情愿的。 保持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大于对学科的兴趣   科学的兴趣第一,学科的兴趣第二,课程的兴趣第三。可能很难的东西我宁可放弃,但是不能泯灭他对科学的兴趣与追求。 用举例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学科兴趣   这个例子选很多众所周知的例子。我有一次上课,刚刚嫦娥2号发射,我问嫦娥1号绕地球4圈以后才飞向月球,嫦娥2号一下子飞上月球为什么?大家都很有兴趣。这个道理不要马上解答,过几天,过几节课再来解答。就像讲故事“卖关子”一样。过了三四天,学生问老师你解答了吗?我说解答了,这个课程就是讲解决这个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学科兴趣    用考试的方法激发学生钻研一门学科的兴趣   我的测验方法是这样的,跟大家分享。我上次课进行一次测验,一节课时间做四个题,学生问我做什么题,还没有考试之前我说做四个题,他们很得意,四个题!好像很有把握的样子。结果四个题出好之后,到收卷,我问,今天你们做了几个题,最好同学大概做了三个题。我说本来这次分数不算,大家带回去做。大家为了准备这次小测验,从头到位把所有的课程确实看了一眼。有一次小测验之前我说,今天可以看书,看笔记,看任何东西。但是不能手机,不能和任何人讨论。好像很有把握似的,证明看过书,但是后面一测很难,同学对我的课程评价,你的课程本学期选修课,我所选课当中最最容易一门课,你这个课很容易,没想到那么容易的课有那么难的题目。我告诉他说,一个老师要难难大家很容易,任何一个领域里面钻深钻透都是不容易,你们要知道这一点。你们现在学了一些皮毛,所以大家要有兴趣继续做下去,做下去之后发现这里面别有洞天。用这个办法引起对这个课程的兴趣。   测验不要很多,一个学期进行三次测验,学生一定是非常重视的。第一次测验不好不要紧,你不交好了,反正还有两次。不交,但是这次出的很难,我自己也知道,这个水平交大硕士研究生的入学水平。但是给他们的提示,这个学科的知识很难穷尽的,钻下去都是有钻头的,没有那么容易。 当推导过程晦涩难懂时,直接讲结论,重要的是讲这个结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用   我跟博士生讲控制理论的数学问题。讲到后面,学生数学不能跟上,学生对这个课程越来越弄不懂,那时候我做取舍是这样的,我宁可不要方法,我把整个推导的方法省掉了,我宁可讲结论。这个问题最后的结论是什么,怎么样得到这个结论的方法不讲,因为他们跟不上我,我不讲。我把这个结论告诉大家,时间省下来我加了一部分什么呢,这个结论可以在哪些领域,哪些地方有用,举了很多例子。我说方法不要紧,你们大家都在用电脑,哪个同学知道Windows的道理,有多少学生知道电脑工作的原理,不知道。会用一个应用程序,不一定知道应用程序的原理。我这个课程也是,你可以知道我这个结论以及这个结论的用途。 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能够激发他强烈的学习动机   在我看来,如果是启动学生的创造力,他认为他做的东西能够表达他的价值,对调动他的兴趣非常有用。我前段时间带一个电院的学生,那个学生来找我讨论怎么样做新媒体艺术装置,这个东西从艺术的角度跟他谈,他可以做哪些东西出来什么效果,面对大量人群注意哪些方面,他想从一些其他技术角度可以实现的方案。两周以后再来找我谈,我深入跟他探讨每个怎么进行下去。涉及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我不能指导,他会回去请教本专业的老师。我们讨论下来做出来的东西,远远超出他一开始的构想,他的兴趣特别大。他今年做的作品拿到上海科学艺术奖,获得优秀奖,这对他的鼓舞特别大,我们已经说好下一年做一个什么方案探讨好了。 学生观点:学生喜欢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用讲故事或是其他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他上课,第一喜欢老师讲故事,他不喜欢老师讲理论,我们很多课程有很多公式,老师公式讲多了,他自己知道期末考试不会考这么多,所以他听这一个公式,其它不听了。他希望像韩老师讲的,有一个故事在前面引起兴趣。我上一个建筑的课程,那个老师很好,他有实验课程,他说你可以做一个板子,在上面自己做一个游戏,你做好了,我觉得你很好,你就不用参加期末考试了。学生听到这个立马兴趣来了,然后自己回去翻书,怎么搞,怎么编程,怎么焊板子,怎么弄,弄完之后自己很有成就感,老师说你可以不用参加期末考试,分数很高。你自己自创的,我给你打90分,学生一下子有兴趣的。 学生观点:对于偏理论的课,不仅希望知道理论本身,还希望知道这些理论将来怎么用   我觉得对于偏理论课的,例如很多有计算的课,但是我之前不知道这个东西有什么用,我就知道很复杂,算起来很烦。我可能期末考试之前一个月开始看公式,开始刷题,刷完题之后我知道这个东西怎么弄,但是始终不知道这个东西拿来干吗。至今我觉得很多课程我不知道以后有什么用,包括一些数学的基本课程,像线性代数,大一我学完这门课,应付完考试之后,大二、大三才用这些东西。后面我觉得很累,我要重新看大一的东西,我想为什么大一的老师就不能拓展的讲呢?以后我们哪门课要用这个,哪门课用这个,或者以后研究生举证理论也要用这个。让学生知道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未来能够干什么,能够应用在什么地方。这才是学生愿意听的,不是单单一个公式在那里。 课程进行过程中有些小测验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因为学生,自治力比较低,需要小测来刺激一下他,一听到小测了,要小测了要看书的。小测我看中你最后答的怎么样,看中里面自己学习了多少。我自己学的课,很多时候都是在期末考试最后一个月,才知道这门课在讲什么,很多都是这种情况。希望过程中有一些小测,或者一些小组讨论,或者一些活动。让我们自己做一些自己的东西。做一些奖励,免掉期末这样的,有这样一些刺激,会让学生更对这个感兴趣。因为其实我觉得,学生对这个不感兴趣因为他没有学懂,我不懂这些东西,我只懂公式,我觉得这个东西很难,很无聊。如果彻底懂这个东西是很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