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最容易落地的方法 企业如何有效推行阿米巴经营落地?

[更新]
·
·
分类:行业
2843 阅读

企业管理最容易落地的方法

企业如何有效推行阿米巴经营落地?

企业如何有效推行阿米巴经营落地?

然而,阿米巴经营在中国落地并不是单靠生搬硬套就能取得成功,很多企业都在困惑应该如何有效推进阿米巴经营落地。
在这里,和英咨询提出阿米巴经营企业落地的三大原则为大家解答疑惑。阿米巴经营这栋房子是由经营哲学、组织划分、经营会计三部分组成,经营哲学是其坚实的根基,组织划分与经营会计是两条顶梁柱,要想把阿米巴经营这栋房子建牢固,三者缺一不可。经营哲学:“敬天爱人” ,“以心经营” 每个企业都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经营哲学,这是企业经营的根基所在,也是汇集员工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关键。然而,什么样的经营哲学才是正确且富指导性的呢?稻盛和夫指出:“敬天爱人”,“以心经营”。“敬天爱人”“以心经营”是阿米巴经营哲学最重要的原则,也是阿米巴经营的根基。所谓“敬天”即处事要遵循天理与天道,。“爱人”即以“利他之心”对待“他人”,这个“他人”包括顾客、员工、社会和利益相关者。在如今这个“敬己爱钱”的物质社会中,“敬天爱人”,“以心经营”尤其重要。这就需要经营者转变经营理念,遵循天理与天道做事,本着“利他之心”经营企业,与员工形成一种心有灵犀、互相信赖、共同奋斗的伙伴关系,这样,才能让员工们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与信赖,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员工们的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组织划分:独立完成工序,创造市场价值 组织划分是阿米巴经营的一种必要手段,中国企业有效推行阿米巴经营落地离不开合理的组织划分。然而,组织划分应该遵循什么原则进行才算合理? 其实组织划分并不难,主要根据“能独立完成一道工序且能创造市场价值”这一原则来实施。经营者可以根据每个部门职能、所处地域、服务对象等不同而把企业划分成为一个个小集体,每个小集体都可以像一个独立的中小企业一样单独核算。这样做不仅能够明确分工,还能够提高员工的经营意识与工作效率,让员工自觉地以企业主人翁的姿态去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比如说服装制造部门可以分为材料准备工序、裁剪工序、缝纫工序和整理工序这四道工序,各道工序之间形成一个买卖关系,于是每道工序内部既有费用开支也有销售收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参与性,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并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经营会计: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 每个企业都会进行会计核算,但是大部分的经营者都是会计门外汉。于是企业在导入阿米巴经营的时候不免会有疑惑:阿米巴经营如何进行会计核算才能方便经营者管理呢?这就需要依据“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这一原则,通过“单位时间核算表”来进行会计核算。“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是阿米巴经营会计最重要的原则,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主要通过“单位时间核算表”来实现。在“单位时间核算表”里,复杂晦涩的会计专业术语经过“俗语话”与细分后更显直白,便于每个员工了解。每个小阿米巴每天通过制定“单位时间核算表”来统计当天所发生的定单、生产、经费、销售、时间等经营信息,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现场,即使市场价格不断变动,各阿米巴也会迅速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避免出现核算迅速恶化的状况。而“单位时间核算表”主要通过单位时间附加值来计算员工1小时劳动时间能够产出多少附加价值,再与单位时间平均劳务费进行对比, 如果阿米巴的单位时间附加值低于单位时间平均劳务费,就表示该阿米巴亏损反之,如果超出单位时间平均劳务费,就表示盈利, 因此,每个小阿米巴领导都可以时刻关注“单位时间”盈亏的临界点,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相关计算公式为: 单位时间附加值结算销售额/总劳动时间 (销售收入-经费支出)/(正常班数 加班数) 单位时间平均劳务费总劳务费/总劳动时间 稻盛和夫所提出的阿米巴经营在中国落地不可生搬硬造,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推行,然而无论如何,企业有效推行阿米巴经营落地离不开上述的三大原则,这是阿米巴经营的灵魂所在,不可摒弃。

本人35岁中级管理人员,如何系统提升企业管理能力?

35岁,企业中层,多数人的人生就此定格。能到金字塔尖的人毕竟是少数,但不要轻易给自己下定论,要敢于打破“不可能”边界。对于企业中层,系统提升管理能力确实是关键所在。管理就是管人理事,最终是通过别人实现工作目标,而作为中层,可能需要影响更多人去实现组织目标。具体如何做呢,下面三点值得参考:
一、站在老板的角度系统思考问题
我们很多时候缺乏系统的思考和管理能力,往往是“只在此山中”,没有从企业全局出发思考问题。检验系统思考最好的方式就是你所想的和老板所想的是否一致,如果你们经常不谋而合,说明你已经具备系统思考的能力。站在老板的角度,可以用好SWOT分析工具,即内部优势(S)、内部劣势(W)、外部机会(O)和外部威胁(T)。不管是通过市场调研、客户调研,还是成功经验总结,都可以对目前遇到问题的形势做出全面的分析判断。老板希望的结果永远是最大化收入、最小化成本,两者都要,所以任何问题回归到最本质的地方,都能够殊途同归。
二、管理的本质是提高效率、降本增效
不管是基层管理,还是高层管理,管理的本质都是为了提高效率、降本增效。35岁不代表可以一成不变,而是要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现在流行组织发展理论(OD),其本质也是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匹配责权利,优化干部管理,最大化提高组织的效率。对于个人而言,要做到体力、心力、脑力(三力)结合,方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1、体力:身体不好的人不会有更大的成就。35岁,身体素质可能接近拐点,要加强身体锻炼,如跑步、健身、篮球等,良好的体力才能把工作做的更有活力。
2、心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自己,想象未来美好的样子。企业中层绝对不是人生的终点。如果内心没有动力去把工作做好,掌握再好的工具、学习先进的理论也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要找到动力的源泉,才知道为什么再次出发。
3、脑力:系统化思维的关键是培养结构化思维,任何事情想的要大,但落地时要细,任何问题都要学会从三点分析。如果企业任何问题都有三点结构,就会串联企业经营的最核心。掌握底层逻辑和20%的关键,任何问题迎刃而解。
三、拥抱互联网,具备用户思维
未来5年,是产业互联网的5年,用互联网思维可以重构任何一个行业。如果企业不用互联网,不具备用户思维,那么好日子已经基本到头。用好互联网就是把线上与线下打通,B端和C端打通。互联网有自成体系化的理论,包括专注、极致、口碑、社群等,对系统提升企业管理也有极大的帮助。当然,最重要的理论是具备用户思维,也就是用户画像、用户需求、用户痛点、针对用户开发的产品、针对用户体验不断进行迭代。
最后,管理者一定要以身作则,如果只会思考,没有学以致用,对团队没有高质量的辅导,解决不掉别人搞不定的问题,那么再好的理论或者系统思维也无法爆发出巨大的能量。祝你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