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献时应注意的内容有什么 使用近代汉语文献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更新]
·
·
分类:行业
3755 阅读

阅读文献时应注意的内容有什么

使用近代汉语文献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使用近代汉语文献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使用近代汉语文献应注意的问题:
①、错字。
错字原因:形近致讹,音近致讹。
②、夺文,衍文。
夺文:漏脱了文字;衍文:误添了文字。

传统文献的三大内容?

目录、版本和校勘为传统文献学的三大主要内容。 目录,即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文献出版和收藏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的工具。目录学即是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探讨目录工作的一般规律的学问。目录学向来被看成治学之门径和指南,为学中第一要紧事。
版本,指同一种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文本。版本学即研究各种文献的版本源流,比较其优劣异同,鉴别其真伪高下的专门之学。学习研究,一般以选择善本为上,引用文献同样必须注意版本。
校勘,为纠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尽可能恢复或接近文献原貌。校勘学即研究和总结校勘工作的一般性方法和规律的专门之学。

写论文时文献要如何处理才能不生硬?

文献在论文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可是我们刚刚开始写论文时,文献引用生硬,文章一点也不流畅。怎么处理文献中的内容才能让论文通顺流畅呢?

我感觉论文之所以引用一些文献,主要有一下原因:一是为了举例。自己抛出一个论点,并用某个例子加以论证,这种情况下引用的东西一般都是和原文很贴切的,不会突兀。比如文章中说:关于XX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像是张某某,研究了什么……这种引用的是很自然的。这主要是应用于文献综述中。
二是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是论点。这种情况下的引用一般是觉得别人的观点很符合自己当前的研究主题,并且对自己的研究很有启发,又或是说用别人的思路或框架,这种也需要表明引用。这种情况下引用是必然的,不过不能长篇引用,否则有抄袭的嫌疑,只是引用框架或思路还是可以的。
三是比较普遍的只引用别人论文其中的一句话。一般而言自己感觉这句话写的非常好,用在论文里会让论文更加具有说服力,但是这里要注意,论文引用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论证我们的论文,让文章顺理成章,更加容易理解和更具说服力。前提是必须对引用的那句话所在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那篇论文究竟在研究什么内容,自己引用那句话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放在哪里会合适,这些都要考虑,不能为了引用而引用。引用表示有用,还得用对地方。为了使上下文更加贴合和顺畅,可以用自己的理解加以阐述,但还是要将内容引用出来。表明自己参考了他人的成果,并且上下文读起来也能很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