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算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为什么教育要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更新]
·
·
分类:行业
3582 阅读

怎样才算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为什么教育要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为什么教育要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因为青少年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要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就必须遵循其发展的规律。
  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既具有顺序性,又具有阶段性
  (一)顺序性(生理心理)
  从量变→质变
  从低级→高级
  例如:婴儿动作的发展
  认知的发展
  (二)阶段性——年龄特征
  六阶段划分
  乳儿期(0―1岁)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3―6岁)
  童年期(6―12岁)
  少年期(12―15岁)
  青年期(15―18岁)
  (三)教育上的要求
  1.顺序性——教育工作的顺序性
  2.阶段性——区别对待“年龄特征”
  3.衔接性与连续性
  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既具有连续性,又具有发展的不均衡性
  (一)连续性(生理心理)
  每一阶段既是前一阶段的连续,又是后一阶段的准备。
  例如: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二)不均衡性(速度)
  1.同一年龄阶段,身心发展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均衡性;
  2.不同年龄阶段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
  (三)教育上的要求
  1.连续性——“循序渐进”“积极促进”
  2.不均衡性——把握“最佳教育时机”
  三、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
  (一)稳定性:指身体发展的某些自然属性外,在社会和教育无根本性改变的条件下,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与顺序,以及各阶段的发展速度与年龄特征等,大体上是相同的。
  (二)可变性:指在不同的社会条件和教育下,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速度、水平、内容和特点等又会有所不同。
  (三)教育上要求
  既要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每个阶段较稳定的共同特征,又要把灵活多样的教育与传统教育很好的结合起来。
  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共同性,又具有个别差异
  (一)共同性:指青少年发展的基本阶段是共同的,每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年龄特征是基本相同的。
  (二)个别差异性:指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个人身心发展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他人的某些个别特征。
  (三)教育上要求
  1.面向全体学生。
  2.因材施教。

怎样看待青少年玩手机?

感谢悟空邀请,如果说怎样看待青少年玩手机的现象?我觉得这不单单是青少年面临的问题,我国13亿多的人口,除了婴儿不会玩手机,在现代这个社会里还有不玩手机的嘛,几乎没人一部手机,手机已经是人们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每天睁开眼就是看手机,闹钟已经成功下岗,电视都成了摆设,吃饭玩手机,吃饭期间也没有家人之家的交流,更多的是每人在看自己的手机,睡觉玩手机,夫妻之间也没有了睡前的聊天,所以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少了。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21世纪是个信息时代,人们需要尽快的获取最新的信息,手机能满足大家对信息的需求,但是呼吁人们,玩手机要把握度,适时放下手机多关心一下家人,青少年也是如此,放下手机,多关注自己的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