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团是怎么定义的 原子团和离子团的区别?

[更新]
·
·
分类:行业
1265 阅读

原子团是怎么定义的

原子团和离子团的区别?

原子团和离子团的区别?

原子团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就是离子团。
原子团是电中性的,离子团是带电荷的。
原子团失去电子就是带正电的离子团,成为阳离子;得到电子就是带负电的离子团,成为阴离子。
举个例子来说,NH3就是原子团,稀硫酸中,H2SO4在水中完全电离,H 为单离子,SO4 2-为离子团。
原子团肯定不带电,是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离子团则一定带电。

原子体积都是一样的么?为什么没有大到像人一样大的原子?

原子的体积是大小不一样的。
首先需要纠正一点,原子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圆形小球。在原子内部,存在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的形状也不是球形,而更可能是液滴状等不那么对称的形状。原子核的直径很小,大概只有原子直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的直径,其实主要就是核外电子的运动范围所决定。核外电子在原子内部的概率分布叫做电子云,电子云的形状有各种各样,如简单的球形、纺锤形、十字梅花形等,这些形状可以用数学球谐函数来描述,也是具有一定对称性的,但只有最简单的氢原子的电子云是球形,因为它只有一个电子。
确切来说,原子中的核外电子分布并没有严格的定域范围,只是越远离原子核,电子受到的束缚越小,它能抵达的概率也越低,除非受到另外一个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电子是不会轻易脱离原子核的。电子在原子空间的分布可以用波函数来描述,波函数严格来说是没边界的。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界定电子云的一个大致阈值,把它定义成原子的直径。
不同的原子所含的质子数是很不一样的,核外电子数目也同样如此。因此,它们的直径也就随着核外电子排布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在元素周期表上,一个族(纵向)的原子半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加,同一行的(横向)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原子的直径大致在10的-10次方米量级,最大的原子也是远远不到人的尺度(米量级)。如果有像人那么大的单个原子,那么必然是极其不稳定的,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

在科学上有一个稳定能量最低原理。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水可以自发的向低处流以降低自己的势能。原子也遵循一样的规律。
铁原子的能量最小,随着原子重量的增加能量也越来越大,核裂变就是利用这一原理释放巨大的能量。因为能量势垒的作用,比铁原子重的原子还能稳定存在,但是重量太大,原子的能量超过能量势垒后,原子就无法稳定自发裂解了。因此稳定存在的原子在大小上是有限度的,超过一定重量后就会因为能量过大自我毁灭。

原子核是由强作用力将质子和中子结合在一起的,强作用力大约是质子间电荷排斥力的100多倍,所以当质子数达到100多的时候,质子之间的排斥力和使质子结合的强作用力相当,这时候原子核变得不再稳定,容易发生裂变,从而变成原子核更小的元素。就是这么简单,多说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