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历年考研报录比 兰州理工大学2023年考研报考人数?

[更新]
·
·
分类:行业
4892 阅读

兰州理工大学历年考研报录比

兰州理工大学2023年考研报考人数?

兰州理工大学2023年考研报考人数?

答,兰州理工大学2023年考研报考人数是本科毕业生的86%左右,
近几年来大学本科毕业后考研已成趋势,为了将来就业的问题学生都走考研这条路

兰理工就业最好的专业?

根据就业报告可知,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毕业生分布于67个专业,就业率为100%的专业具体名单为:
能源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财务管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道路工程方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桥梁工程方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建筑学(五年制)、英语、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测绘工程、土木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工程管理、日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产品设计、纺织工程、安全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四年制)、环境设计、城乡规划(四年制)。

兰州理工研究生学院设置?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自1978年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至今,研究生教育已走过了整整28年的历史。兰州理工大学广大教职员工发扬“红柳精神”,扎根祖国西部,甘于寂寞,志于奉献,勤恳工作,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和研究生教育。
基本信息
中文名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外文名Graduate School of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别名兰州理工研究生院
目录
基本概况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兰州理工大学自1978年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至今,研究生教育已走过了整整28年的历史。兰州理工大学广大教职员工发扬“红柳精神”,扎根祖国西部,甘于寂寞,志于奉献,勤恳工作,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和研究生教育。通过28年的不断探索、建设和发展,该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已经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学位授权点不断增多,研究生招生类别不断丰富,学位授予层次不断齐全,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较大成绩。2013年,学校设立“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
综合发展
该校学科建设工作坚持“扬优、支重、改老、扶新”的建设方针,以学科结构调整为切入点,以学术梯队建设为重点,以科研基地建设为依托,立足校情,突出特色,培育和形成优势学科,着力打造品牌学科。同时高度重视学科的交叉融合,基本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管、教、文、法、医多学科交叉融合、互相支撑、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特色学科和优势品牌学科逐渐形成,学科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学科建设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
该校于1978年开始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当年招收2名),1999年开始招收首届博士研究生(当年招收6名)。28年来,该校统招研究生年招生规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最初的几人,几十人发展到2006年的692人。研究生招生类别由最初单一的硕士研究生发展到现在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工程硕士、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几个类型。研究生招生专业由工学向理、管、教、文、法、医等多学科门类发展。
学位教育
1981年该校获得第一个硕士点,硕士学位2人,此后的20多年来,随着学校学位与学科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该校学位授权点(授权领域)数量逐步增加,学位授权范围逐步扩大,授权层次逐步齐全,学位授予人数不断增加,截至2006年上半年,该校共授予博士学位21人,硕士学位1464人。在规范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提高学位授予质量等方面,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对学位论文进行“双盲”评阅,不断完善学位论文答辩方法,采取随机抽查学位论文等措施,使学位授予质量稳定提高。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81人,其中研究生指导教师298人,他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学术思想把研究生引向科学研究的前沿。
质量体系
学校坚持“数量保证、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整体优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大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制定和实施了《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系列文件,不断完善引才、育才、用才机制,通过与国内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共享国内外优秀人才资源。在遴选指导教师、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方面,遵循以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原则,严格标准,明确提出对学术水平、科研成果、论文和教学的要求,不断促进指导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基本形成了一支素质良好,治学严谨,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为学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证。
主要业绩
学校以构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主线,不断深化改革,规范管理,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努力提高培养质量。依据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先后于2004年、2006年对该校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有关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和补充完善,确立了以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实施创新工程,建立创新基金,规范“双选”环节,完善了校、院二级质量监控体系,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