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组织小学生的复习才最有效 距离期末考试还有半个月,家长如何给小学生复习?

[更新]
·
·
分类:行业
3663 阅读

怎样组织小学生的复习才最有效

距离期末考试还有半个月,家长如何给小学生复习?

距离期末考试还有半个月,家长如何给小学生复习?

复习以夯实基础为主,不只是为了期末考试,也是为了更好衔接下学期的学习。
分享一下我家一年级大宝的复习方式:
语文:为了加强语感,考前一个月早读内容全部换成读语文课 本。每天做完学校作业听写10个生字,做半份语文测试卷,如果书写工整没有错误就完成任务了;如果有错误且书写不规范,改完错再做半份。
数学:每天常规口算100道
卷子半份,全对完成任务;有错则再做半份。
帮孩子整理同类题型和易错题型,仔细讲解加针对性练习力求举一反三。
重点要规范孩子书写,学会认真审题,不该错的不要错,其它顺其自然,不要施加太大压力

小学阶段特别是一二年级,贪玩的年纪,需要养成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呢?怎么培养?

我们常说一个习惯的养成是21天,所以看到“习惯”这个词,就会下意识的觉得这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不论是好的习惯还是坏的习惯。当然作为家长,合理的教育方式方法,改变包办式的思维,营造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也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
一个学生如果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是培养的最佳时期。孩子们刚踏入学校,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这个时候如果能很好的引导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伴随他们一生。我们知道一个班级学生少则二三十,多则四五十,同一个班级同一种环境,孩子的成绩也会有高有低,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智力都不好,有些孩子确实反应可能会比较慢一些,但更多的则是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优秀的孩子有哪些好的学习习惯?
做作业有条理、有安排
这样的孩子,家长一定是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来教育的,以至于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会有一个详细的划分,他们会很有条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式,长时间下去在家长的监督下逐渐的会形成一种一套计划,他们的执行力会越来越高,因为有计划,所以完成度也会越来越高。
独立认真完成作业、不拖拉
按时、按照老师要求独立的完成作业、不抄袭作业。做作业规整,一般看来,那些有好习惯的孩子字写的都不差,他们的作业书写认真、漂亮、工整、准确率高,且有高效的速率,但当然是在按时按要求完成的基础上来看。
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固定时间阅读的习惯是保证孩子阅读的基本,也是开阔孩子视野的好机会,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喜欢阅读的孩子,他们是爱护书本的、摆放图书有条理、善于使用工具书。读书也会促进亲子关系的进步。读书会使孩子善于交流。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
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的语文、算术课程,划出重点,找出难点,加强听课的针对性。当天下午放学,首先复习今天课堂所讲内容,没有不懂的问题后,开始写作业。周六对上周所讲内容进行复习,在列表小结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巩固提高。有这些好习惯的孩子会主动的做这些,并不要家长的监督。
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
读书不仅仅是学习课本,还需扩大课外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家长和教师都要固定一个让学生阅读的时间,保持这样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必定能让学生学习成绩和视野有大幅度的提高和拓展。
家长及时与孩子分享读书的乐趣,促进亲子关系,经常带孩子去图书大厦和少儿图书馆。选书时考虑孩子的阅读兴趣。不强迫孩子读他不感兴趣的书,以避免造成他对书籍的反感。建议家长教孩子读书、素描、绘画、外语、乐器等。任何手边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工具,小到一个玩具,一支铅笔。
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际效果,千万不要丢给孩子一本书,然后自己转身离开。孩子会因为有父母的陪伴而感到快乐,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会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因此很多家长也为孩子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努力。
课堂是同学们获取知识的主渠道。然而,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走神”的现象在高一的第二学期和高三第二学期十分严重,有些甚至还做“白日梦”,头脑思维处于空白状态,对老师讲的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全然不知。至于只听老师讲不动脑去分析,学习处于被动地位,不假思索,不求其解的同学就大有人在。
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主动做作业、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当你的孩子从学校带回了家庭作业,应当要求他一回家就做作业。完成作业之后才能出去玩。如果孩子刚回家不想做作业,你可以给他一小段时间来适应。小孩子会比较乐意在你的指导下完成家庭作业。这个过程需要家长长时间的坚持,坚持就会有回报。
据研究证明,人的记忆分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上课时认真听课就是把知识从人的大脑中由瞬时记忆变成短时记忆,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主动识字的习惯。对大多数一年级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困难是识字。
而大量、机械的识字不但枯燥乏味,还会使孩子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多采用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途径,能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记忆的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