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最常考的几句话 荀子在《劝学》中表达“君子需要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什么?

[更新]
·
·
分类:行业
1782 阅读

劝学最常考的几句话

荀子在《劝学》中表达“君子需要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什么?

荀子在《劝学》中表达“君子需要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什么?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原文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对自己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词语解释
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参省(xǐng)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相当于“于”,对。
知:通“智”,智慧机智。
古今异义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参 古义:验,检查。
今义:参加,参考。
特殊句式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是状语(介宾短语或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参省。译为: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劝学》中哪一句是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正常语序 :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

历史上经典的劝学故事?

孙权劝吕蒙读书,也就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出处。
当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去学习呀!”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成为精通儒家书籍的博士吗? 我只是想你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军务繁忙,哪能比得上我繁多的事务呢?但我常常读书,并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东吴军师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事情,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谋略才干,已不再是过去的吕蒙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看清楚这件事情太晚了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他而去。
2陶渊明劝学
我国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
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
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陶渊明见少年并不懂他的意思,便拉着他的手来到种的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蹲在这儿,仔细看看,告诉我它是否在长高”那少年尊嘱注视了很久,仍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到:”真的没见长吗?那么,矮小的禾苗是怎样变得这么高的呢”
陶渊明见少年低头不语,便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时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
接着,陶渊明又指着溪边的一块磨刀石问少年:”那块磨刀石为何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那是磨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
“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这样的呢”少年摇摇头.
陶渊明说:”这是我们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成为这样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坚持读书,每天都会有所亏欠啊”
少年恍然大悟,连忙再向陶渊明行了个大礼说:”多谢先生指教,学生再也不去求什么妙法了.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我当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陶渊明欣然命笔,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